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下,1914年的德屬東非,一艘名為「非洲皇后號」的小型蒸汽船承載著一段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這部經典情節不僅展現了人類在極端情境下的勇氣與智慧,更描繪了一段在困境中萌芽的愛情。
故事的開端,英國衛理公會傳教士薩繆爾·塞耶(Samuel Sayer)與妹妹羅絲(Rose)在德屬東非的小村莊昆都(Kungdu)進行傳教工作。他們的生活物資由加拿大機械師查理·奧爾納特(Charlie Allnut)駕駛的「非洲皇后號」運送。查理性格粗獷直率,雖然與塞耶兄妹的嚴謹態度格格不入,但彼此仍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合作關係。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查理警告塞耶兄妹德國與英國已經開戰,但塞耶兄妹選擇留在村莊。然而,德國殖民軍很快燒毀了村莊並強迫村民服役。薩繆爾因抗議而遭到攻擊,隨後因高燒而去世。查理幫助羅絲埋葬她的兄長,並駕駛非洲皇后號帶著她逃離。
在逃亡途中,查理提到德國巡邏艦「路易斯女王號」(Königin Luise)正在湖面上巡邏,使得英軍無法展開攻擊。羅絲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將非洲皇后號改造成魚雷船,摧毀路易斯女王號。最初查理對此計劃持懷疑態度,但在羅絲的堅持下,他最終同意合作。
挑戰重重的河流旅程
旅途中,羅絲負責掌舵,而查理則全力維護船隻引擎。他們成功通過第一段急流,儘管船隻受到輕微損害,仍讓羅絲信心大增。然而,當他們接近德國堡壘時,堡壘士兵向他們開火,導致鍋爐受損。查理迅速修復壓力管道,使船隻得以繼續前行。第二段急流更加險峻,船體受損加劇,但他們依然成功穿越。這段冒險激發了兩人之間的情感,他們在成功後相擁並接吻。
第三段急流使船隻的螺旋槳軸嚴重受損。查理利用岸邊搭建的簡易熔爐修復螺旋槳,並焊接新的葉片,使非洲皇后號得以再次啟航。然而,當他們接近河口時,船隻陷入泥濘和茂密的蘆葦叢中,無法前進。物資耗盡、飲用水短缺的情況下,羅絲和發燒中的查理逐漸失去意識,接受了死亡即將來臨的命運。然而,一場暴雨改變了一切,河水暴漲使非洲皇后號重新浮起並進入湖泊。
勇敢與智慧的最終對決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羅絲和查理準備展開最後的攻擊。他們計劃在夜晚駕駛非洲皇后號撞擊路易斯女王號。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使非洲皇后號進水並最終翻覆。查理和羅絲被拋入湖中,彼此失散。
查理被德國軍隊俘虜並帶到路易斯女王號接受審問。他以為羅絲已經溺亡,因此對間諜指控毫不辯解,被判處絞刑。不久後,羅絲也被帶上船,她坦然承認計劃炸毀路易斯女王號,並表示無所畏懼。德國艦長判定她與查理同為間諜,決定將兩人處死。在行刑前,查理提出請求,希望艦長能在他們死前為他們主持婚禮。艦長同意並進行了簡短的儀式。然而,就在行刑即將開始時,一系列爆炸震撼了路易斯女王號。原來,船隻撞上了非洲皇后號翻覆後殘存的船體,引爆了魚雷。艦船迅速沉沒,而新婚夫婦則成功逃生游向安全地帶。
結語:勇氣、智慧與愛情的象徵
《非洲皇后號》的故事是勇氣、智慧與愛情的完美結合。在極端環境下,人類展現出的堅韌與合作精神令人深思。同時,羅絲與查理之間從陌生到相知相愛的情感轉變,也為這段冒險旅程增添了一抹溫暖。這部經典作品不僅是一場冒險,更是一首讚頌生命與愛情的頌歌。
Discover more from madefrom.hk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