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上映的《大白鯊》(Jaws)是一部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電影,至今仍被譽為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恐怖片之一。這部電影不僅成功塑造了一個令人膽寒的海洋怪物形象,更改變了好萊塢的電影製作和宣傳模式,成為首部「暑期大片」的代表。
主演陣容與角色設定
《大白鯊》的主演陣容包括羅伊·沙伊德(Roy Scheider)、羅伯特·肖(Robert Shaw)以及理查德·德雷福斯(Richard Dreyfuss)。三位演員各自飾演了性格迥異的角色,形成了故事的核心動力:
- 羅伊·沙伊德飾演馬丁·布羅迪(Martin Brody)
布羅迪是艾米蒂島(Amity Island)的警察局長,一位不擅長游泳但堅守責任的普通人。他在面對大白鯊威脅時,展現了勇氣與決心,是影片的道德核心。 - 羅伯特·肖飾演昆特(Quint)
昆特是一名經驗豐富但性格孤僻的捕鯊人。他對海洋生物有深刻了解,但同時也因過去的創傷而對鯊魚抱有極端的仇恨。 - 理查德·德雷福斯飾演馬特·霍珀(Matt Hooper)
霍珀是一名富有知識的海洋生物學家,他代表了科學與理性。在捕鯊行動中,他與布羅迪和昆特形成了互補的團隊。
劇情概述
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寧靜的度假小鎮——艾米蒂島。當地居民和遊客因一系列鯊魚攻擊事件而陷入恐慌。布羅迪局長最初希望封閉海灘以保護民眾安全,但受到當地官員和商業利益的阻撓。然而,隨著死亡人數增加,布羅迪不得不聯合昆特和霍珀展開捕鯊行動。
三人乘坐昆特的小船「奧卡號」(Orca),深入海洋追蹤這隻巨大且兇猛的大白鯊。在緊張刺激的過程中,他們不僅面臨鯊魚的威脅,也要克服彼此之間的衝突與性格差異。最後,影片以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作結,布羅迪憑藉機智擊敗了這隻令人畏懼的大白鯊。
劃時代的影響
《大白鯊》的成功不僅在於其緊湊的劇情和出色的表演,更在於它在技術層面和市場策略上的創新。電影中的機械大白鯊(暱稱「布魯斯」)雖然在拍攝過程中頻頻故障,但斯皮爾伯格巧妙利用音效和鏡頭語言營造出高度緊張感。由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創作的經典配樂,更成為恐怖片配樂中的典範。
此外,《大白鯊》是首部採用廣泛電視廣告宣傳並集中於暑期檔上映的電影,開創了「暑期大片」模式。它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票房佳績,並奠定了斯皮爾伯格作為頂尖導演的地位。
結語
《大白鯊》不僅是一部令人心跳加速的恐怖電影,更是一部改變電影工業的里程碑之作。其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探討,以及對恐懼心理的深刻刻畫,使它成為影史上不朽的經典。如果你還未曾觀賞這部作品,它絕對值得列入你的必看清單!
Discover more from madefrom.hk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