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拉馬迪戰役,是美軍與伊拉克叛亂分子之間的一次激烈交鋒。而電影《Warfare》正是以這場戰役為背景,透過海豹突擊隊阿爾法一排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士兵之間的堅韌情誼。
上映日期 : 2025年4月11日
真實事件改編,緊張刺激的劇情
影片一開始,阿爾法一排在夜色掩護下潛入一棟民房,準備為海軍陸戰隊的行動提供空中掩護支援。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棟樓內其實住著兩個不同的家庭。為了避免無辜平民受到牽連,翻譯法里德和努爾迅速安撫住戶,要求他們保持安靜。然而,隨著敵人活動越來越頻繁,空中支援卻突然撤離,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當狙擊手埃利奧特·米勒所在的房間被手榴彈襲擊後,他與其他隊員湯米和法蘭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隊伍緊急呼叫傷員撤離(CASEVAC),試圖將埃利奧特送上等候的M2布拉德利戰車。不幸的是,在撤離過程中,一枚簡易爆炸裝置(IED)爆炸,造成一名翻譯當場身亡,埃利奧特和上士薩姆也再次受傷。
戰火中的生存與堅守
撤退失敗後,阿爾法一排被迫回到民房組織防禦。屋內,隊員們手忙腳亂地為重傷的薩姆和埃利奧特進行急救。指揮官埃里克在關鍵時刻接手,成功為薩姆紮上止血帶,而痛苦不堪的埃利奧特則要求注射嗎啡來緩解疼痛。隊伍的每一刻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但他們依然堅守陣地,等待援軍到來。
阿爾法二排和第三分隊最終抵達支援,但由於擔心再遭IED襲擊,高層拒絕了醫療後送請求。阿爾法二排隊長傑克果斷命令通訊官冒充陸軍指揮官的名義強行批准撤離。經過艱難的努力,他們成功將傷員送上布拉德利戰車,而隊伍則繼續與敵人交火。
在敵人逐漸圍攏之際,傑克決定犧牲部分樓層以阻止敵人滲透。他指揮布拉德利戰車摧毀樓頂,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阿爾法一排和二排成功撤離至安全地帶。

向真實英雄致敬
影片最後,以字幕「獻給埃利奧特」作結,向這位在真實任務中犧牲的海豹突擊隊成員致敬。隨後,片尾還展示了當年參與此任務的海豹五隊成員,他們也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為觀眾帶來更真實的觀影體驗。
專業製作與深刻反思
《Warfare》不僅是一部緊張刺激的戰爭電影,更是一部對戰爭本質進行深刻反思的作品。透過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它展現了士兵在極端環境下的勇氣、團結與人性掙扎。同時,影片也提醒我們,戰爭帶來的不僅是勝利或失敗,更是無數生命的犧牲與破碎的家庭。
對於喜愛真實戰爭題材的觀眾而言,《Warfare》無疑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佳作。而對於所有人來說,它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一個關於勇氣、犧牲與和平價值的深刻啟示。
探索更多來自 Madefrom.hk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