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上映的《Superman III》(《超人第三集》)是由華納兄弟出品的超級英雄電影,延續了超人系列的故事。這部電影由理查德·萊斯特(Richard Lester)執導,是系列中的第三部作品。雖然它延續了超人拯救世界的主題,但在敘事風格和角色設定上,加入了更多幽默元素和新角色,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超人冒險。
主演陣容與角色設定
《Superman III》繼續由克里斯多夫·里夫(Christopher Reeve)飾演超人/克拉克·肯特(Superman/Clark Kent)。里夫的演技再次展現出超人的英雄氣概與克拉克·肯特的樸實魅力,成為該系列最具代表性的演員之一。
這部電影引入了幾位新角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理查德·普萊爾(Richard Pryor)飾演的古斯·戈曼(Gus Gorman),一名天才但有些笨拙的電腦程式員。他的角色既是故事的推動力,也是幽默元素的重要來源。
此外,羅伯特·沃恩(Robert Vaughn)飾演反派羅斯·韋伯斯特(Ross Webster),一名冷酷無情的企業家,他利用古斯的電腦天才試圖控制世界經濟。安妮特·奧圖爾(Annette O’Toole)則飾演拉娜·朗(Lana Lang),克拉克的高中舊識,為故事增添了一絲浪漫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瑪戈·基德(Margot Kidder)飾演的露易絲·連恩(Lois Lane)在本片中戲份減少,這使得拉娜·朗成為影片中主要的女性角色。
劇情概述
《Superman III》的故事以古斯·戈曼的電腦天才展開。他因黑客技術而被羅斯·韋伯斯特招募,協助其實現控制全球經濟的野心。韋伯斯特利用古斯開發了一台強大的超級電腦,試圖製造人工致命災難,以達到壟斷世界資源的目的。
另一方面,克拉克·肯特回到故鄉小鎮史莫維爾(Smallville),參加高中同學聚會,並重新與拉娜·朗建立聯繫。在這期間,超人因接觸到一種合成氪石而性格發生改變,從正義的象徵變成了自私且具破壞性的存在。這段情節不僅挑戰了超人的道德底線,也讓觀眾看到英雄內心掙扎的一面。
最終,超人成功克服了自身的黑暗面,並與古斯合作摧毀了韋伯斯特的超級電腦,挽救了世界。影片以超人重新成為正義化身作結,延續了系列一貫的英雄主題。
專業評價與影響
《Superman III》在上映後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部分觀眾讚賞電影加入幽默元素以及理查德·普萊爾的表演,但也有人批評劇情過於鬆散,缺乏前兩部作品的史詩感。此外,超人的性格轉變雖然增添了深度,但也引起了部分粉絲的不滿。
然而,《Superman III》仍然是一部值得關注的作品,它嘗試探索英雄形象背後的人性弱點,以及科技與道德之間的衝突。這些主題在當時具有一定前瞻性,也為後來的超級英雄電影提供了一些啟示。
總體而言,《Superman III》雖然未能達到系列前作的高度,但它在超人系列中的地位不可忽視。這部電影既是對超人形象的一次新嘗試,也是對198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次回應。
結語
《Superman III》作為1983年的代表性作品,不僅延續了超人拯救世界的經典故事,也加入了更多幽默與人性化元素。雖然它並非系列中最受讚譽的一部,但其創新的敘事方式以及對角色心理層面的探索,使其在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如果你是超人系列的忠實粉絲或對80年代電影感興趣,《Superman III》絕對值得一看!
Discover more from madefrom.hk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