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晚上,薄扶林村均舉行舞火龍活動。數十名健兒舞動火龍,在街巷巡遊,祈求合境平安。此活動已有百年歷史,活動的各環節包括火龍紮作、火龍開光、舞火龍巡遊,以及送火龍歸滄海等,均由社區成員參與,發揮著凝聚社區的功能。
位於香港島南區的薄扶林村,有約200年的歷史。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編纂的《新安縣志》,記載了「依山傍澗,結構頗雅」的村落—「薄鳧(音扶)林」。
村民相傳,薄扶林舞火龍的習俗,源於19世紀末在薄扶林一帶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村民相信香火能袪災除病,淨化村落,而龍又是祥瑞的象徵,便以禾草紮成龍的形態,龍身插滿燃點的香枝,巡遊全村,為村民祈求平安。瘟疫最終退去,而舞火龍的習俗則被保留下來。雖然大型舞火龍活動曾在1970年代中斷,但根據村民憶述,村內部分地方仍然維持小規模的舞火龍。近年村民積極傳承和推廣,除了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正日晚上的舞火龍外,亦恢復在農曆八月十四,中秋節前夕舉行舞火龍的傳統,舞火龍習俗逐漸成為具有組織和規模的節慶活動。
舞火龍活動在中秋節前夕及正日晚上進行。農曆八月十四晚上舞動的火龍體形較短小,約長十多米,主要在村內巡遊。中秋節當晚舞火龍活動規模較盛大,舞動的火龍全長約30米。此外,村民會額外製作一條火龍,於中秋節當晚擺放於村口展示,讓市民插上香枝和拍照留念。
農曆八月十四晚上,村民在舞火龍前先進行拜神儀式,祈求活動順利舉行。接著,全由村中年青村民擔任的舞火龍健兒燃點香枝,在火龍上插滿香枝;在鑼鼓聲中,火龍進入村中的李靈仙姐塔拜祭。隨後,火龍隊伍離開薄扶林村,前往西國大王廟拜祭。完成後,火龍返回村中,拜過伯公後,便在村內大街、圍仔和龍仔督等地巡遊,最後,火龍抵達菜園,幾代舞火龍健兒們聚首慶賀,象徵著薪火相傳,首晚活動在熱鬧聲中完成。
中秋節晚上,由村民和義工組成的舞火龍隊伍先在村前薄扶林道作「蟠龍出洞」,即「打龍餅」,然後才前往拜祭李靈仙姐和西國大王。回到村口添加香枝後,火龍便進村巡遊,在每家每戶門前鞠躬,送上祝福。之後,隊伍往華富邨方向出發,途經華富邨時也會作「蟠龍出洞」,最後於瀑布灣進行「龍歸滄海」的儀式。完成儀式後,村民合力把海中的火龍打撈上岸,整個舞火龍活動便圓滿結束。
文字來源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圖片來源 : madefrom.hk 影片來源 : madefrom.hk